提升身處不良環境的學生面對不良文化影響 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領導才能、組織能力及加強歸屬感 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領導才能、組織能力及加強歸屬感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領導才能、組織能力及加強歸屬感協助初中學生適應成長中的挑戰協助初中學生適應成長中的挑戰培養學生尊重、接納、關懷及服務他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尊重、接納、關懷及服務他人的價值觀
童軍知友社 抱負: 成為香港最優秀的青少年 服務機構之一,致力培育 青少年健康成長、造福社會。 使命: 創造有利條件,以協助青少年 建立自我,貢獻社群。

互動校園專業期刊

互動校園專業期刊第42期現已出版,今期主題為「院」途有「理」。我們於本年7 月下旬進行了一項簡單調查,訪問了143位人士,當中包括:57位社區人士,46位社福界及教育界人士以及40位學生。

71位愛訪者﹙49.6%﹚表示對群育學校/院舍服務毫不認識,65位受訪者﹙45.5%﹚表示一知半解,而只有7名受訪者﹙4.9%﹚表示深入了解。49.0%受訪者認為主要入讀群育學校/院舍服務的因是行為/情緒問題,其次23.1%認為是家庭問題,11.2%認為主要與精神健康問題有關,而認為是因犯法而被判入讀群育學校/院舍服務的亦有6.3%,不知道原因的佔10.4%,受訪者中有25.2%人士表示不大相信群育學校/院舍服務能夠幫助學生改變。

從以上調查不難發現一般大眾對群育學校/院舍服務所提供的服務不太認識,究竟入住院舍﹙可稱:接受院護服務﹚是怎樣?今期期刊以認識「青少年院護服務的理念」為主題,內容和專訪亦帶大家了解青少年接受院護服務的真相和改變。

>>下載本期及其他期數互動校園專業期刊

 

童心守護計劃「心命守門人」專業講

「如何從依附關係改善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

我們將於2022年12月9日舉辦童心守護計劃「心命守門人」專業講座,並邀請了著名學者潘偉儀女士 (Ms. Esther POON) 主講「如何從依附關係改善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

大腦神經科學研究顯示,幼年時若得不到安全依附,容易表現出對人排斥與抗拒,造成關係緊張,也較容易焦慮。情況在青少年期會有更強烈的呈現,故此教育及青少年工作者須理解建立安全依附關係的重要和掌握正面處理情緒的方法,以致能化解青少年的傷痛,不致陥入負面的情緒和行為之中,方能協助他們健康成長!

誠邀大家參與是次講座,共同為守護青少年的成長出一分力!

日期: 2022年12月9日 (星期五)

時間: 下午2時至5時

地點: 香港童軍百周年紀念大樓 (灣仔摩利臣日善街23號)

講者: 著名學者潘偉儀女士 (Ms. Esther POON)

>> 網上報名表

>> 下載活動海報

互動校園專業期刊

互動校園專業期刊第41期現已出版,今期主題為「創藝傳情」。表達藝術有別於表達藝術治療,表達藝術純綷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表演藝術是以表演者來呈現藝術,可以從話劇、音樂、舞蹈、歌劇、音樂劇、魔術、雜技、扮裝﹙Cosplay)等形式表現出來,並未有結合心理治療。兩套治療理念的分別只在於藝術治療主要使用視覺藝術,如繪畫、雕塑等作為媒介,而表達藝術治療不局限於視覺藝術,更會使用多種藝術形式,如音樂、戲劇、攝影、文字創作等。「表達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s Therapy),強調在藝術媒介之間的轉換,運用多於一種藝術形式。表達藝術治療師根據當事事人的需要,選擇不同藝術媒介﹙art form)及選取物料﹙media),在過程中促進情感表達及提升自我覺察。

>>下載本期及其他期數互動校園專業期刊

 

最新活動資訊

香港童軍百周年紀念大樓 - 關愛社區支援計劃

平日讀書壓力咁大,是時候放鬆一下!! 我們將會舉辦一系列的減壓藝術工作坊,為你忙碌的生活打打氣,立即報名啦!

#名額有限

#報哂就無

>> 網上報名表

 

 

「香港童軍總會 學校社會工作服務」會員

誠邀你成為我們中心的會員,費用全免。
除可獲得迎新及會員生日禮物外,亦可參加每季免費活動及借用桌上遊戲及露營用品等。立即申請:

 

「知心友」會員

誠邀你成為我們機構的附屬會員「知心友」,費用全免。
除可定時瀏覽我們的最新動向,更可在未來機構大型活動、研討會中優先報名。立即申請
 
 

「110暖在心資源共享計劃」

「110暖在心資源共享計劃」,期望透過一系列的技能訓練,發掘及強化青年人的能力,並了解弱勢社群所面對的困難,從而將他們的力量散落於社區,回饋社區不同階層的人士,重建友愛互助的社區面貌。
 
是次計劃將招募60名青少年,以「平等分享」作為主軸,於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間,透過義工訓練、社區服務及共享活動,將「平等分享」的概念植根在參加者及社區之中。

>> 網上報名表

>> 下載活動簡介

>> 下載報名表格

 

被遺棄後的情感缺欠」工作坊

近年,整個香港社會環境急速轉變,雙職家庭、離婚及中港婚姻等數字都不斷上升,家庭的結構及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面對著極不穩定的家庭關係,兒童及青少年往往首當其衝,埋下邊緣人格障礙的伏線–被遺棄後的情感缺欠。

2017年,本服務單位邀請前香港理工大學葉錦成教授主持臨床督導小組,督導前線同工如何協助有邊緣人格障礙特質的青少年。現在把當中的個案經驗及得著結集成書,並將於2018年12月14日舉辦「青少年被遺棄後的情感缺欠」工作坊,期望與業界、青年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有所交流及反思。
 

因活動反應熱烈,名額已滿,再次感謝各方支持本機構之活動,謝謝!

>> 下載活動海報

>> 下載報名表格

 

因活動反應熱烈,名額已滿,再次感謝各方支持本機構之活動,謝謝!

愛.同行20周年特刊

 

適逢童軍知友社學校社會工作服務20周年誌慶,出版20周年特刊,以歸納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發展過程,分享駐校社會工作服務的點滴,並集結各持分者對本服務的讚賞及肯定。

>>下載愛.同行20 周年特刊         

互動校園專業期刊第40期 - 「聊」動你心

互動校園專業期刊第40期現已出版,今期主題為「聊」動你心。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使用普及化,利用網上社交媒體與人互動已成為新世代的一種普遍溝通的模式。但這轉變亦衍生一連串與網絡有關的社會問題。在本社的社會工作服務單位發現,近年接觸到裸聊勒索求助的青少年,數字明顯較以往增加。有見及此,本季互動校園以此為題,藉此喚起社會人士對這現象的關注提高相關事件的意識。

>> 下載本期期刊

互動校園專業期刊第39期 - 「疫情‧亦晴」

互動校園專業期刊第39期現已出版,今期主題為「疫情.亦晴」。人類面對死亡威脅,在「疫」境爭扎求存的行為,在危機中尋找出路的事跡,不再是電影中的片段,而是日常切切實實的生活常態。作為老師及學校社工,疫情給我們帶來無情的打擊,使我們的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及障礙,但同時也給了我們機會作出新的嘗試及突破,激發無限的可能性及創意,展現出人類正向的信念及動力,「疫」情下的天空依然晴朗—「疫」情亦晴。

>> 下載本期期刊

 

互動校園專業期刊第38期 - 「動之以情」

互動校園專業期刊第38期現已出版,今期主題為「動之以情」。在我們的生活中,不難看見以動物為「師」、與動物為「友」以及以動物作「治療」心靈的故事。社會上,亦越來越多不同界別人士引入以「動物」作介入方法或媒介,去達致青少年生命教育或是輔助治療等目的。今期互動校園會跟大家探討動物如何影響我們的青少年,而我們又該如何看待人與動物的關係呢?​
 

>> 下載本期期刊

走進去吧!心命守護者教材套

>>下載教材套檔案

健康人生生命大使訓練計劃教材套

更新日期:2020-02-03


返回首頁 | 機構簡介 | 服務簡介 | 書刊介紹 | 最新資訊 | 聯絡我們 | 無障礙聲明

(c) 2012-2013 香港童軍總會童軍知友社學校社會工作服務
符合萬維網聯盟有關無障礙網頁設計指引中2A級別的要求 2014 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